<p><strong>自絢爛歸於平淡****從國史寫到家傳</strong></p> <p><strong>張岱的深邃?幻****史景遷妙筆重塑</strong></p> <p><strong>只要有人追憶,往事就不必如煙</strong></p> <p><strong>史景遷細數張岱心靈點滴</strong></p> <p><strong>窺探亡國知識分子的?心****轉折</strong></p> <p><strong>同時瞥見?明的精緻生活美學</strong></p> <p>張岱是明代散文大家,傳世名著《陶庵夢憶》、《西湖夢尋》等堪稱?明小品文代表。
他出身仕宦家庭,早年衣食無憂,品茗、製茶、賞月、彈琴、鬥?、蹴?、觀雪、狩獵、聽戲、吟詩、遊湖、收藏、鑑賞,樣樣精通,生活圍繞在讀書與享樂間,光鮮快意。
清兵入關後,年過五十的張岱遭逢人生重大轉折,位於杭州的別墅、紹興的家園、豐富的書畫古玩收藏,悉數毀於戰火。
「繁華靡麗,過眼皆空,五十年來,總成一夢」,他帶著倖存的家人逸隱於紹興龍山,餘生力修明史,八十八?方成《石匱書》,書成後不久亡故。
</p> <p>個人?史與家國?史相互映照、無法切割。
不論是懷志一生纂修的明史《石匱書》,還是《陶庵夢憶》裡一幅幅簡約、多情善感的前朝舊事,都?框著家族軼事與大時代的層層跌宕與悲喜交錯。
張岱一生的浮華與蒼涼,在夢與憶的交錯擺盪間,隱隱浮現。
如何透過回憶與書寫,紮實一個捉不回的夢?史景遷?:「他生於、長於龍山山麓,中年歸返龍山,只為將心中了然之事理個清楚。
……他理解到只要有人追憶,往事就不必如煙,於是他決心盡其所能一點一滴挽回對明朝的回憶。
」</p> <p>張岱對曩昔??生活的點滴追憶,召喚的終究是國破家亡的蒼涼與悲憤,以及知識分子在?史巨變下,以書寫對抗遺忘的自覺。
史景遷書寫張岱的一生、?心轉折及過往追憶的同時,更探討張岱身為知識分子,是如何藉由回憶以及修史確立自身的存在價?。
在得失之間,唯有捕捉消逝的回憶,以書寫對抗遺忘,才能坦然面對、甚或抵抗世事的變遷與生命的無常;這一點,無疑反映了?史與書寫的本質與關係。
</p> <p><strong>作者簡介</strong></p> <p><strong>史景遷</strong> <strong>Jonathan D. Spence</strong></p> <p>一九三六年出生於英國,是國際知名的中國近現代史專家,自一九六五年於美國耶魯大學?史系任教,二○○八年退休。
著作極豐,包括《追尋現代中國》、《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》、《太平天國》、《改變中國》、《康熙》、《天安門》、《曹寅與康熙》、《胡若望的疑問》(以上由時報文化出版)、《大汗之國:西方眼中的中國》(商務)、《婦人王氏之死》(麥田)、《利瑪竇的記憶宮殿》(麥田)。
</p>画面が切り替わりますので、しばらくお待ち下さい。
※ご購入は、楽天kobo商品ページからお願いします。
※切り替わらない場合は、こちら をクリックして下さい。
※このページからは注文できません。
楽天で購入891円(税込み)